首页

美文名著

穿书女炮灰骄养姑奶奶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穿书女炮灰骄养姑奶奶: 第 16 章(2/3)

会被撑死,所以就大早起套上驴车,拉着两个孩子一起出来遛驴消食儿。

    她已经围着附近几个村子遛了一圈了,这就要回村了,没想到就碰见了姜新棉。

    姜新棉听曹秀花说着,剥了一颗奶糖给她,然后又故意拿出那两块布料向她显摆,“这种料子叫涤纶绸,新面料,就只有海市才有卖的,给俺娘做条裤子,那穿上跟水儿似的。”

    曹秀花摸了摸那柔软顺滑的布料,羡慕得直啧嘴。

    接着,姜新棉又摸出一盒蛤蜊油送给她。

    曹秀花吓了一跳,推着不要,姜新棉硬给,“拿着吧,不值个钱,海市满大街都是卖这个的,不过挺好用的。”

    曹秀花感激得不得了,小心翼翼地接过来装进口袋里,又问姜新棉:“小姑姑这次出去挣了不少钱吧?”

    姜新棉神神秘秘地冲他伸出一个巴掌。

    曹秀花猜仿着,“50?”

    姜新棉一笑,“500”

    “啥?”

    曹秀花的眼睛都放光,“俺小儿他爹给人拉大锯,一年不吃不喝也挣不了这么老些钱啊!”

    姜新棉语气轻松地说:“海市到处都是机会,我也不过是帮着同学教了两个月的课,就挣了这么多。”

    “你哪位同学啊?教的啥课啊这么值钱?”曹秀花还是不敢相信。

    “就是乾坤村的刘巧啊,”姜新棉张嘴就来,“我们那一届唯一考上大学的。她今年毕业了,在海市开了一家专门给小孩辅导作业的学校,给我来信让我去帮忙上课了。”

    姜新棉没了解过相关情况,不清楚八十年代初的海市有没有课外辅导班,当然,曹秀花更不知道。

    至于刘巧嘛,还真有这么个人。

    刘巧是海大的教授,祖籍阳林县苗花河乡乾坤村,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她后来发展得也很不错,是阳林县走出去的比较优秀的女性之一。

    那一年暑假姜新棉跟着爸爸去海市谈生意,还跟她一起吃过饭。

    当时刘教授提起她那个失踪的老同学也就是姜新棉的小姑奶奶,还感慨地落了泪。

    被姜新棉这样信口开河地加着戏,也不知道此时另一个世界的刘巧阿姨会不会打喷嚏。

    姜新棉之所以跟曹秀花说这么多,是因为她第一眼就看出来了,曹秀花嗓门大,人也热情,一看就是村头信息交换站的中坚力量。

    既然想以谣治谣,这样的人才绝对不能错过。

    “两个月就能挣这么多!”曹秀花感叹着,“怪不得你豁出去跟于家退婚也要跑出去呢?”

    听曹秀花说完,姜新棉一惊,“啥?于家退婚了?”

    “呀,小姑姑你还不知道吗?”

    姜新棉很着急,“不知道啊!”

    曹秀花连忙说:“都说你是去省城找苗知青了,你爹一气之下,就把那些嫁妆都给人退回去了,这可不就是退婚了吗?”

    姜新棉急得都要哭了,“我跟我爹说晚两个月再结婚,可也没说要退呀。”

    曹秀花一看姜新棉要哭,也是替她着急,“小姑姑你别哭,我赶紧送你回去,听说于家还没再订,赶紧让金海爷爷再跟人家去说说,兴许还能挽回来。”

    于是,姜新棉一手扒着车帮,一手捂着眼睛,嘤嘤地哭得好不伤心,曹秀花则把她家毛驴赶得快要飞起来。
本章还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