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历史

我本大明一赘婿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我本大明一赘婿: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谁人挂帅?(2/3)

.”

    兵部尚书站出来发话了,而且说得也算头头是道,兵部的战争狂人们自然要站出来壮壮声势,兵部侍郎往前一步,一同拱手道:“臣附议!”

    “附议!齐尚书老成之见,长兴侯仍可堪大用!”

    “臣也附议!”

    越来越多的人走了出来,有些是这段时间齐泰借着削藩三人组声望发展的党羽,有些是因为同在兵部总要给尚书大人一点面子,但也有些是真的觉得抵挡张士诚十年的耿炳文足以阻挡燕王南下,所以才站出来发声,但他们却没注意到,坐在上头的那个年轻人脸色越来越难看。

    “够了!”朱允炆冷冷打断了他们的话,“耿炳文昏聩无能,不堪大用!朕岂能再用他?当换一员将领,统率讨逆大军,为朕诛灭叛逆!”

    齐泰脸色一变:“陛下,万万不可!临阵换将本就是军中大忌,何况耿老将军身经百战,足智多谋,陛下岂能因一时得失而弃之不用?放眼朝堂,能与耿老将军匹敌之名将还有何人?”

    兵部官员头皮都炸了,建文朝历经一载,太祖余威尚存,如果他们没记错,这是头一次有人在金銮殿上顶撞陛下?

    当然,燕王那不算,毕竟燕王都敢造反了。

    朱允炆眼角抽搐了一下,但还是按捺住了脾气,毕竟不想让百官看着他们这个小团体出洋相:“此事无须再议!平叛将领,朕势必要换!”

    得,这位主都定下基调了,那没什么好说的了,齐泰怂头搭脸活像是败犬,在方孝孺的得意目光中默默退回了文官队列。

    既然定下了要换主将,那就换吧,金銮殿上窃窃私语声多了起来,不少人都在议论自己心中合适的对象,但却没人站出来推举...毕竟陛下现在的心情可不好,连平日相处无间的兵部尚书都不给面子,自己推举的人物要是不中陛下的心意,岂不是要挨顿训斥?那就真是何苦来哉了。

    然而提起此事的方孝孺却也没开口,倒不是他害怕推举了某人到时打了败仗落不着好,而是他确实没有一个能提出来的对象。

    教书匠教书匠...光听官场传闻就知道他平日在和谁打交道,太学里教学生,宫城里教陛下,除了推行周礼,其他事他都不怎么上心,但这人又偏偏喜欢什么事都要掺一脚,提出些狗屁不通的意见,陛下也有胆子照办,真是荒唐透顶。

    然后一直沉默的黄子澄站了出来:“谁道我朝便无名将?陛下,臣推举一人,可为陛下分忧。”

    朱允炆前倾身子:“爱卿尽管说来。”

    “曹国公,李景隆。”

    这个名字倒是有些出乎百官的预料,不过片刻之后,众人居然对这个意见纷纷点起了头。

    李景隆何人?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袭曹国公爵,虽然在五军都督府没有任职,但这些年一直承担训练京城三大营戍卫军队的任务,和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徐增寿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

    将门之后,身份也恰当,乍一看还真比耿炳文适合些。

    然而齐泰又站出来了:“曹国公只管为朝廷练兵,何曾为国征战?曹国公若是出马,只怕不是燕逆这种久经沙场之人的对手,若是陛下定要换帅...臣推举魏国公徐辉祖!一则魏国公年少就随中山王出征,久经沙场,二则中山王府是我大明军中第一府,中山王旧部遍布军中,若是魏国公挂帅出征,军心士气必然大振。”

    “擅练兵则自然也能善战,齐大人身为兵部尚
本章还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