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历史

影帝从高考开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影帝从高考开始:正文 第370章 东京(2/2)

是传说中的演而优则导?

    “第二个是牛振华:,94年《背靠背脸对脸》同时获得金鸡影帝提名。第三个是朱旭,96年《变脸》获得华表影帝,老爷子五次获得金鸡影帝提名。”

    “然后是王千源《钢的琴》, 10年同时提名金马金鸡影帝。”

    “最近一次是王景春的《警察日记》,我算算离今年也有八九年了吧。”

    苏泽翻开资料,越来越惊讶,不只是男演员,国内女演员东京封后的竟然也不少?

    赵丽蓉《过年》……吕丽萍的《蓝风筝》……曾静《美丽在唱歌》……金雅琴《我们俩》……

    甚至还有冰冰姐的观音山!

    好家伙,不愧是离华夏最近的电影节,得奖率好高啊!

    “明白了吧?”孔雪笑道:“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猩玉坤的最大目标就是东京电影节。”

    “咱们国内主要奖项评选规则太多限制,光一个过审必须上映就卡死很多优秀小众文艺作品。”

    “包括欧洲三大影展在内所有国际A类电影节,参展作品都具有排他性,就是说你参加某个A类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便不能去其他A类电影节竞争奖项。”

    “好就好在人家门槛不高,只要有成品就能报名参加。在影片正式上映前,先选择去某个国际电影节竞赛争取奖项,也是具有一定艺术水准影片的通行惯例。”

    “毕竟能有一个国际权威奖项来给影片镀金,就意味着吸引更多观众,多出相当一部分票房,也是全体主创人员铭记终身的个人荣誉。”

    “这才是国外电影的游戏规则。”

    苏泽点点头,这种事说也没用,每个国家有自己的规则,华夏对于舆论控制永远都是最严格的。

    不过现在也有不少新兴电影节,为鼓励年轻导演创作,逐渐放低门槛,允许微电影参加报名,但主流奖项还是老样子。

    “这么多年下来华语影片如果没把握去欧洲三大影展争取入围主竞赛的话,那么去争取入围东京电影节,依旧是众多导演的首选。”

    孔雪分析道:“再退而求其次是魔都电影节,好歹也是国际A类,名头马马虎虎,说白了都是就近参展,方便卖片。”

    “至于跑到其他欧美亚非拉的各大A类电影节,什么圣塞巴斯蒂安、蒙特利尔、卡罗维发利、洛迦诺、开罗……”

    “都是砸钱为镀金!”

    苏泽哑然失笑,有点像出国留学?

    真正有本事的肯定去牛津剑桥麻省理工,差点的去德国岛国,想混日子混文凭的必须选择鸟不拉屎的小国家。

    “我记得当年王朔就毫不客气地讽刺他编剧的一声叹息,参加开罗电影节拿下最佳影片、影帝、影后、编剧等五项大奖,当时都惊了。”

    “后来才知道其实就是一个乡镇企业奖!”

    “屁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