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行天下: 第一百三十六章献策(3/4)
这些人到了外面又会怎么说临州?现在确实是冬天,不怕疫病。可是,还有不到一个月天就暖了,万一在什么边边角角的地方还藏着尸体,万一尸体污染了水源,那立时就是一场大祸!到时,就算大人不在临州了,只怕也脱不了干系。所以,还请您多安排人手,尽快把尸体运出城去。零↑九小↓說網”他顿了顿,又道:“敢问大人,是不是所有人都被葬到一座‘乱’坟岗子了?”张晔点头道:“是,死的人实在太多,难以妥善安置。有的富户倒是自行‘操’办了丧事,剩下的人也只能草草掩埋。”萧靖叹道:“这实属迫不得已,也怪不得大人。可是,您是否想过为死者做些别的事情,比如,建一座慰灵碑供人凭吊?死者满腔悲愤地走了,在安葬时也没得到体面,迁葬又不太可能……给他们树个碑当做念想,不过分吧?树碑要用的材料,山里要多少有多少。只要能组织人力,找到足够的石工、匠人,根本用不了多少时日。官府可以‘花’些时间,把死亡人口的名册整理出来,再把他们的名字都刻在碑上。临州四通八达,即便城毁了,过路的人也是极多的。如此一来,这慰灵碑不仅可以让人们悼念遇难的同胞,还能彰显本地父母官的仁爱。到了落成的日子,您亲自主祭,天下人都能看到您的一片拳拳之心,谁还不称颂?”张晔抚掌道:“此事可行。公子还有何良策?”萧靖起身踱了两步又坐回椅子上,沉声道:“听说临州城会被攻破,是因为城内有‘奸’细?可曾抓到了么?”张晔应道:“抓到了两个。一个是破城当日被百姓当场擒住的,还有一个是后来鬼鬼祟祟地进城打探,被巡哨的人捉住的。”萧靖森然道:“可曾查实了么,不会有差错吧?”“查实了,确是‘奸’细无疑。”张晔恨恨地道:“前几日还来了公文,说让把这两个人解入京城。只是,本官能用的人手太少,一直顾不上……”“大人糊涂啊!”萧靖捶‘胸’顿足地打断了他:“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一天都不能耽搁,您居然……哎,马上找人押送吧,现在就出发!记得找几个嗓‘门’大又可靠的,一路上都要大张旗鼓地宣扬,最好让别人都知道临州抓到了‘奸’细!”前段时间张晔自觉前途暗淡,有些心灰意冷,这才选择了随‘波’逐流。现如今有萧靖帮衬,他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心思也活络了不少。听到这话,他赶忙打起‘精’神应道:“本官记下了,这就派人去办。”萧靖想了想,又问道:“萧某在城里还看到一些库房,似乎毫发无损,还有民壮看守,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公子有所不知,都是些北胡人看不上或带不走的东西。”张晔苦笑道:“像制笔用的兔毫、狼毫、羊毫,北方产的皮裘等,大草原上到处都是,人家才不稀罕。剩下的主要是石料和家具,还有些胡人实在带不走的‘玉’料。另外,也有其它各‘色’货物侥幸躲过了洗劫的,不过为数不多。哎,若不是北胡人走得匆忙,只烧掉了部分库房,城里可什么都留不下了。”“你说的这些东西,可有销路么?”萧靖眼前一亮,道:“货主是否还在,官府有没有他们的音讯?”张晔坦然道:“若说销路,却是不愁的。大草原的黄皮子所产的‘毛’品相极佳,在京城一带俗称‘漠北狼毫’,是制笔的上品。临州多山,不仅上好的石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产‘玉’石。临州的‘玉’石匠人也是天下一绝,只是不知这次折损了多少。至于货主……本官使人粗略地查过,城内破家的商贾没有五十家也有四十家,都是满‘门’被屠。有些货物根本就没有货主了,照例只能充公……”话还没说完,萧靖就喘着粗气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这些货,留着有大用!”说罢,他用
本章还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