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历史

报行天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

报行天下: 第九十七章六宗罪(3/5)

是报社的一片心意,你拿去吧。不管用来打官司还是改善生活都好,总之不要委屈了自己。”童先生有些失望。他努力推拒着银子,可萧靖说什么也不肯收回。无奈之下,他只好讷讷地收下,在又一次确认了报社确实无法帮忙后,才踉跄着离开了。董小雅已是泪盈于睫,秦子芊则紧咬着牙一声不吭。萧靖发了会呆,方才大声喊道:“小潘,叫下一个进来!”这次进来的是位姓宋的年轻人。他一举诗书之辈。“萧公子,各位请了。”宋公子行礼道:“宋某久仰镜报大名,听闻贵报招贤纳士,故特来一试……咦?”某个瞬间,他的目光忽然一顿,整个人也愣住了。很快,怒容就爬上了他的脸庞,盛怒之下的他一拂衣袖,干干脆脆地转回身走向了院门的方向。这又是什么情况?

    六宗罪?砸场子都砸得这么有文艺气息,也只有这个时代才能出现这种奇观吧?萧靖笑吟吟地拱手道:“愿闻其详。”凌公子蹙眉道:“镜报六宗罪,一曰肆意揽财。萧某等人以广告为名勾结商贾,做些见不得光的银钱往来。商家本就奸诈圆滑,自广告问世后,世间之货物无论良莠,仅靠几句舌灿莲花之语便可登堂入室,卖得高价。仅此一项,便使商品愈发虚有其表,商人愈发贪婪,百姓深受其害。再者,银钱从税款,致使国家税赋流失,亦是极大弊端。二曰不利教化。自仓颉造字、先贤立说以来,文字未有一日如今日这般卑贱。究其原因,概因镜报之流以市井之语撰写媚俗之文章,致使斯文扫地、正学蒙羞。报纸一出,文人士子、贩夫走卒皆弃书而吹捧所谓“新闻”,其津津乐道之状,令人扼腕。长此以往,又有何人用心治学,何人钻研经典?圣贤之言,尽毁于吾辈之手矣!三曰兴商废农。镜报一心扶植商业,为商人逐利而奔走呼号,极不可取。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商贾为钱财无所不用其极,本已大节有亏;如今,镜报兴商业、倡私欲,世人皆道钱财多者无所不能。田野间,大有称羡且欲弃农从商者。农为邦本、食为政先,若农人皆为私欲转农为商,则谁人生产食粮以供养芸芸众生?田赋乃国家正供,又该从何而来?农人离开田地,行商不成难免游荡滋事、惹是生非,又当如何处置?四曰浮言惑民。镜报所言之事,多非正理。自镜报创立,民间人心浮动、群情喧喧,无知乡民躁动不已。有人耽于安乐,沉迷戏曲声色;有人视报纸如话本,每日读之不知厌弃,为抢购报纸,竟弃正业于不顾。若听之任之,则民心浮躁,不可用矣。五曰挑唆女子。镜报雇佣女子,本已是尽人皆知之事,此番又招募女人,唯恐天下人不知;然,女子应守妇德,这般抛头露面,与一干男子于同一屋檐下当面共事,日日相对,终究不妥。若已嫁之女舍家从业,未婚之女不修德性,皆为镜报之过也。六曰传谣流绯。镜报所言之事,虽未失实,却仍有任意浮夸之处;虽言之凿凿,但其‘新闻’来源成疑。凡有识者,皆应警醒。如今,镜报发售只近八千,读者却有十万之众。一旦其刊载不实之词,京师之民众难免三人成虎,信以为真。到时,必将满城风雨,不可不防。”说完了这么一大串话,凌公子深深吸了口气,才道:“是为镜报之六宗罪也。”评委席上鸦雀无声。邵宁被萧靖扥住了,所以只能怒目相视。秦子芊挑了挑眉毛想说话,可看到萧靖还没开口,她也只好把话咽回了肚子里。董小雅有些担心地望向了萧靖,似乎是担心他突然发作,生气太甚伤了身体。小雅的担心是多余的。萧靖一脸的云淡风轻,根本就看不出什么情绪变化。人家算是手下留情了,真搁在那些御史言官手里,甭说六宗,哪怕十六宗罪都是小菜一碟。所幸,朝堂上绝
本章还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